首页

踩踏之家冷柔

时间:2025-05-25 06:56:41 作者:互联中国公益行动|一朵鲜花,托起红土地上的团圆万家 浏览量:36980

  中新网陕西宝鸡12月10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0日从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2024年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更多关于秦汉时期国家祭祀礼仪文化的细节被揭开,也证明了下站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秦汉时期性质最为明确、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祭天遗存。

图为下站遗址全景。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

  祭祀活动作为王朝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与国泰民安和政权长久的期盼。秦汉时期的“畤祭”见证帝国的祭祀与政治演变。从秦襄公立西畤,到汉刘邦增设北畤,形成了“雍五畤”。汉武帝时期,“雍五畤”的地位被甘泉泰畤取代,直至西汉末年被废。

图为长条形祭祀坑。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

  2024年,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全部为长条形动物牺牲坑,坑内填土及坑底皆未见器物出土。这些祭祀坑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平行排列的南北向窄长条形,主要埋藏牺牲为牛和羊,牛皆头向北,排列紧密,摆放较有序,在下站遗址历年发掘中较常见。

  另一种为宽长条形,主要埋藏牺牲为马,马无固定头向及姿势,摆放较乱,为下站遗址首次发现。结合下站遗址2020年至2023年三次发掘所清理的各类长方形动物牺牲坑、长方形车马坑及洞室祭祀坑的形制与年代,可以大致勾勒出下站遗址从春秋中期至西汉晚期,不同时期祭祀坑的年代序列。

图为“密”字陶文陶片。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

  下站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院长游富祥介绍,这一序列揭示了先秦祭祀文化在长达数个世纪中的连续性与发展,展现了这项祭祀活动是如何从诸侯习俗逐渐演变为国家仪式。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了文化传统的稳定性,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持久影响。

  游富祥表示,随着对下站遗址的深入挖掘,密畤的历史延续性也逐渐被梳理清晰。密畤从公元前672年建立到西汉末年被废,前后延续使用时间长达600余年。下站遗址结构布局也颇具特色,各类祭祀坑围绕中心建筑区呈规律性分布,年代相近、类型相同的祭祀坑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表明国家对畤的结构形制有严谨规划。尽管“雍五畤”在汉末被废止,但其内容却为南郊天坛祭祀所吸收,成为后来中国传统天坛祭祀的一部分,影响深远。(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以军升级对加沙北部的袭击 数十万人被困贾巴利亚难民营

货币供应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均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广义货币(M2)总量突破300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什么?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货币政策新要求是否达成?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天开幕 规模、场次、嘉宾数量均创新高

北京8月14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14日消息,根据中泰两军年度合作计划,中泰“鹰击—2024”空军联合训练将于8月在泰国空军乌隆基地举行。中方将派出多型飞机及特战力量赴泰参训。此次联训旨在提高双方参训部队战技术水平、深化中泰两军务实交流与合作。(完)

(新春走基层)山村狂欢节:走古事 闹元宵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明火扑灭 火场全面进入清理看守阶段

痖弦的社交平台账号12日凌晨发布相关消息,并分享他于1954年发表的首篇诗作《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节录。诗中写道,“在她足趾间薄薄的泥土里把纤细的须根生长,我也不凋落,也不结果,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

(台青话融合)“渔三代”台青洪小贺:海南自贸港带来渔业转型升级良机

碳汇,指的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最近,黄河流域产生了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随后陆续又产生了多单交易。9月12日,彭阳县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银川签约,交易涉及彭阳县李岔小流域的3.6万吨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总金额达到111.6万元;9月14日,陕西延安市宝塔区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完成线上交易签约,交易转让水土保持碳汇量15.1万吨,金额543.6万元;10月19日,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西安签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